今天是: 2025年7月6日 星期日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首页     公司简介     苗木分类     苗木展示     基地实景     在线留言     联系方式
苗木分类
· 榉    树 · 红叶樱花
· 红叶海棠 · 银    杏
· 红火箭紫薇 · 红    枫
更多>>
联系方式
联系人:胡先生
手 机:13805221139
电 话:0516-86459888
传 真:0516-86459888
客服QQ:401758687
邮 箱:401758687@qq.com
网 址:www.jsyqmm.com
地 址:江苏省邳州市港上镇
  当 前 位 置: 江苏昱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栽培技术知识
 
樱花病害症状及防治技术

发布时间:2018-9-2  新闻类别:栽培技术知识 点击次数:612

1.樱花主要病害


为害樱花的病害主要有樱花褐斑病、樱花叶枯病、樱花炭疽病、樱花性根病、樱花枝干流胶、樱花根病、樱花白纹羽病、碧桃缩叶病、一串红灰霉病、紫叶李性穿孔病。


2.樱花主要病害的防治技术


(1)樱花褐斑病


①分布与为害


樱花褐斑病又称樱花褐斑穿孔病,该病是樱花叶部的一种重要病害。日本等国早有报道。在我国各地区樱花上发生普遍,南京、太原、天津、上海、成都、西安、苏州、济南、长沙、连云港、武汉、台湾等地区均有发生,其中武汉、成都、天津等市发病严重。染病樱花叶片穿孔,不仅影响观赏,而且植株提前落叶,从而影响其生长发育。该病还侵害樱桃、梅花、桃等核果类观赏树木。


②症状


褐斑病主要为害樱花叶片,有时也侵染嫩梢。发病初期,感病叶面出现针尖大小的斑点,斑点紫褐色,逐渐扩大形成圆形或近圆形斑。病斑褐色至灰白色,病斑边缘紫褐色,直径可达5毫米。发病后期病斑上产生灰褐色鳞状物,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及分生孢子梗。后病斑中部干枯脱落,呈穿孔状,穿孔边缘整齐。发病严重时,叶片布满穿孔,引起落叶。


③发病规律


病原菌在感病植株枝梢病部以菌丝体越冬,或者以子囊壳在病落叶上越冬。第二年春季,产生分生孢子,孢子借风雨传播,自气孑L侵入寄主。该病通常自树冠下部先发病,逐渐向树冠上部扩展。大风、多雨的年份发病严重;植株栽植过密,病害容易发生;土壤瘠薄,病害发生严重;夏季干旱,树势衰弱,发病也重。日本樱花和日本晚樱等树种抗病性弱,发病重。


④防治方法


a.减少侵染来源。冬季结合修枝,枯枝落叶,剪除有病枝条,集中销毁。


b.加强管理。增施有机肥及磷、钾肥,及时灌水,尤其是干旱季节,以提高植株抗病力,控制病害的发生。适地种树,避免在风口处栽植樱花。


c.药剂防治。樱花发芽前喷洒1:1:160的波尔多液或2~3波美度的石硫合剂,预防侵染。发病期喷洒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每隔10~15天喷1次,连续喷2~3次。


(2)樱花叶枯病


①症状


夏季叶上发生黄绿色的圆形斑点,后变褐色,散生黑色小粒点,病叶枯死但并不脱落。


②防治方法


a.摘除并焚烧病叶,发芽前喷洒波尔多液。


b.5~6月再喷洒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隔7~10天喷一次,连喷2~3次即可。


(3)樱花炭疽病


①症状


开花前后在幼嫩叶上形成茶褐色的圆形病斑,病斑相互愈合可引起叶处穿孔。,6月份以后叶片变硬,叶面上病斑粗糙,为黑褐色小型或大型及不规则形病斑。发病严重时,可引起大量落叶,并引起枯芽。


②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在枯死的病芽、枯枝、落叶痕及僵果等处越冬。第二年春季产生分生孢子,成为初侵染源,借风雨传播为害。发病潜育期在成熟果实上为2~4天,幼叶上为4天,老叶上则可长达3~4周。因本病靠雨水传染,所以降雨多的年份,发病相应较重。病菌发育温度为10~30℃,以25℃为适。


③防治方法


a.越冬菌源,即彻底树上病枝、僵果。


b.谢花后半月,病菌开始侵染时,喷洒次药剂,可选用多菌灵与代森锰锌混剂(40%多菌灵胶悬剂800倍液,混加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多菌灵与退菌特混剂(so%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混加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


(4)樱花性根病


①分布与为害


性根病是我国北方园林花卉苗木上容易发生的根部病害之一,多发生于土壤偏碱地区。该病除为害樱花外,还能为害榆、月季等蔷薇科植物,以及银杏、石竹等室内外花木,其寄主涵盖60科300余种植物。


②症状


该病常发生在根颈部,尤其在苗木嫁接口处,有时在侧根、支根或枝(蔓)上也会发生。瘤初生时呈球形,可互相愈合,颜色为乳白色或略带红色,随肿瘤长大,内部木质化变硬,表皮龟裂粗糙并逐渐变成褐色至深褐色,瘤可小如豆或大如拳。病苗须根较少、生长缓慢或叶黄早落、枯枝增多、花期变短,甚至死亡。该病十分顽固,即使瘤,往往又可生出。


③发病规律


该病原在瘤组织的皮层内或土壤中越冬。通过雨水、灌溉水、远距离苗木运输带菌传播或通过人为因素、虫或根结线虫等造成伤口传播;在10~34℃范围内生存,适湿度为22℃,低于180C或高于300C不易成瘤;耐酸碱范围为:pH5.7~9.2,pH6.2~8可致病;在偏碱黏重的连作地,,湿度越高发病越重;在疏松的沙质壤土地发病少。


④防治方法


a.加强检疫对出圃或外来苗木加强检疫,抛弃病株,发现可疑苗木,应用1%硫酸铜液浸根5分钟再放入2%的石灰水中浸1分钟,也可直接用链霉素溶液泡30分钟栽植观察。


b.按每平方米30~50克施呋喃丹3%颗粒剂,翻地15~厘米深后,浇透水杀灭根结线虫以及地老虎等害虫;嫁接时应避免伤口接触土壤,嫁接工具可用75%的酒精或1%的甲醛液。


c.发现病株,应将肿瘤与其周围一起切除,伤口可用医用高度碘酒或用链霉素400国际单位后涂凡士林封闭;病株周围可一次性施入硫黄每平方米50~100克,并灌注%土霸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4%多效灵水剂150倍液,以后每半月灌液一次,共3~4次即可。在瘤切除天后灌so%吲荼粉剂100~150微克/升以促进植株根系生长,复壮病株。其他处理同前,在早春或夏季根系进入旺盛生长前进行效果较佳。


(5)樱花枝干流胶


①分布与为害


生理性流胶是指当植株受到霜冻危害、机械外伤或肥水管理不当致树势过弱引起的流胶。病理性流胶是一种子囊菌危害,属性病害。樱花枝干流胶,有樱花树种植的地方都有发生,分布较广,樱花树受害后流脂流胶,轻者造成枝叶发黄、树势衰弱,严重时会导致全株死亡。


②症状


主要感染枝条或主干,感病初期,在树干或枝条上出现小形的泡状肿起,肿起部位中间的皮孔会流出胶状物质,初为褐色透明,渐渐转为黑褐色并呈污秽状。另外,虫害引起流胶,如天牛、蠹蛾、吉丁虫等蛀蚀或产卵造成伤口,也会引起枝干流胶。


③发生规律


子囊病原菌在枝条或已死的枝条上越冬。当条件适宜时会产生孢子,孢子分散与温度及雨量有关,寄主表面需有水膜或相对湿度在96%以上。分生孢子靠雨滴在植株之间传播,因此,本病多发生于春夏之际,此时孢子的释放较多,且气候条件也适合病原入侵寄主。


④防治方法


a.加强肥水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植株抗病力。雨季注意排水,防止积水。


b.及时防治病虫害,如天牛、蠹蛾类害虫。


c.结合冬春修剪,剪除枯死枝、病害枝集中烧毁。消灭传染源。


d.春季樱花展叶前可喷洒3~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40%福美胂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每周一次,连喷四周,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e.对于已经感病的主干或大枝干,可用刀将树皮刮掉,在伤口处涂抹剂。以便抑制病原菌的传播蔓延。


f.虫害引起的流胶,可用小刀将虫卵挖出或向树干喷杀虫剂10%吡虫啉00倍液并加喷剂50%代森锰锌600倍液。


①分布与为害


根病又称冠瘿病。樱花和月季根主要发生在根颈处,也可发生在根部及地上部。病初期出现近圆形的小瘤状物,以后逐渐增大、变硬,表面粗糙、龟裂、颜色由浅褐色变为深褐色或黑褐色,瘤内部木质化。瘤大小不等,大的似拳头大小或更大,数目几个到十几个不等。由于根系受到破坏,故造成病株生长缓慢,重者全株死亡。该病除为害樱花、月季外,还能为害大丽花、丁香、秋海棠、天竺葵、蔷薇、梅花以及林木、果树等300多种植物。


②症状


生长越久的瘤,组织越坚硬。瘤的形成和生长导致根系不能正常生长发育,造成地上部植株发育迟缓、生长势弱、新梢短,但不直接造成植株死亡。


③发生规律


病原在病瘤表皮及土壤中存活越冬,随病组织残体在土壤中可存活1年以上。病菌借水流、地下害虫、嫁接工具、作业农具等传播,带病种苗和种条调运可远距离传播。病菌从伤口侵入后,经数周或1年以上表现症状。偏碱、湿度大的沙质土壤中发病率高,连作利于发病,根部伤口多则发病重。


④防治方法


a.加强检疫,对怀疑有病的苗木可用500~00微克/升链霉素液浸泡30分钟或1%硫酸铜液浸泡5分钟,清水冲洗后栽植。


b.重病区实行2年以上轮作或用氯比苦土壤后栽植。


c.细心栽培,避免各种伤口。


d.改劈接为芽接,嫁接用具可用0.5%高锰酸钾。


e.重病株要刨除,轻病株可用300~400倍的“402”浇灌,或切除瘤后用500~00微克/升链霉素或500~1000微克/升土霉素或5%硫酸亚铁涂抹伤口。另据报道用甲冰碘液(甲醇50份、冰醋酸25份、碘片12份)涂瘤有作用;放射性土壤杆菌84号可用于生物防治。


(7)樱花白纹羽病


①分布与为害


白纹羽病近年来为害园林树木日趋严重,尤其是樱花更为明显。


②症状


该病主要发生在树木根部,须根发病后逐渐向侧根和主根蔓延。其发病特征是在病根上覆盖一层灰白色丝网状物,以后根部腐烂,造成皮层脱离,根部吸收功能严重丧失。发病轻的樱花生长不良,树势衰弱,重者造成死亡。


③发生规律


病原以菌丝、菌索和菌核在土壤中或病残体中越冬。白纹羽病为土传根病,侵染循环不明显。翌年4~5月雨水多、土壤潮湿条件下,菌索在土中蔓延传播。病菌可从伤口和嫩根皮孔侵入。一般在排水不良、生长势衰弱和涝洼地种植的树木发病重。北京地区以7~8月白纹羽病发生严重,后期菌丝膜上长有黑色小粒点,即病原的子囊壳。


④防治方法


a.加强养护管理。雨后低凹地注意排水。合理施肥,尤其增施复合肥,促进根系生长强壮。新绿化种植时,要选择无病苗木。已发生严重植株,应及时伐除并烧毁。,


b.药剂防治。发病轻的根灌50%农利灵或70%土菌消500倍液进行防治。


(8)碧桃缩叶病


①分布与为害


缩叶病在我国分布于江苏、浙江、安徽等16个省(自治区),尤以沿海和湖滨地区发病严重。该病主要为害桃树、樱花、李、梅等核果类木本花卉,引起早期落叶,减少新梢当年的生长量,影响当年及翌年的开花。发病严重时,树势衰弱,容易受冻害。


②症状


缩叶病主要为害叶片。发病严重时,嫩梢、花、果也可以受侵害。感病叶片病初呈波纹状皱缩并卷曲,颜色变为黄色至红色。发病后期,叶片加厚,质地变脆,颜色变为红褐色。发病严重的年份,感病植株全株多数叶片变形,枝梢枯死。春末、夏初叶表出现灰白色粉层,即病原菌的子实层,有时叶背病部也出现白粉层。后病叶逐渐干枯、脱落。感病嫩梢节间短,有些肿胀,颜色变为灰绿色或黄色,病枝上的叶片多呈丛生状、卷曲,严重时病枝梢枯萎死亡。


③发生规律


病原菌在树皮、芽鳞上以芽孢子越冬或越夏,翌年春季萌发产生芽管,穿透叶表皮或经气孔侵入嫩叶进行侵染。孢子借风力传播。侵入叶片的病原菌菌丝体在寄主表皮下或在棚栏组织的细胞间隙中蔓延,刺激寄主组织细胞加速分裂,胞壁加厚,使病叶呈现皱缩卷曲症状。早春温暖干旱病害则发生轻。


④防治方法


减少侵染来源:发病初期,在子实层未产生前及时摘除病叶、剪除被害枝条,并集中销毁。药剂防治:早春桃芽膨大抽叶前,喷洒3~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1:1:160的波尔多液预防侵染。桃树落叶后喷洒3%的硫酸铜液,以便杀死芽上越夏、越冬的孢子。对为害较重的植株,及时补充肥料和水分,提高植株抗病力。


(9)-串红灰霉病


①分布与为害


一串红灰霉病主要为害樱花、球根海棠、鬼针草、金盏菊、鸭嘴花、贴梗海棠、虎头兰、美人蕉、醉蝶花、文殊兰、珊瑚花、大丽花,、令箭荷花、萱草、扶桑、唐菖蒲、朱顶红、菊花、一品红、茶花、迎春花、月季、杜鹃花、一串红、马蹄莲等多种花卉。分布于各地。


②症状


主要侵害花、叶片等,初生水渍状小点,后引起叶片及花瓣坏死、腐烂、大量落花,连续阴雨后或天气湿度大、花丛湿气滞留,可见叶片腐烂,花上长出大量灰色霉状物,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③发生规律


北方病菌在病残体上越冬,翌春产生大量分生孢子,进行传播;南方病菌分生孢子借气流和雨水溅射传播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由于田间寄主终年存在,侵染周而复始不断发生,无明显越冬期或越夏期。该病属低温域病害,分生孢子耐干能力强,在低温高湿条件下易流行。病菌发育适温10~23℃,高30~32℃,低40℃,适湿度为持续90%以上的高湿条件。


④防治方法


精心养护,增强寄主抗病力。雨后及时排水,严防湿气滞留。根据天气测报该病有可能大流行的,应开展预防性防治,在雨季到来之前或初发病时喷洒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65%甲霉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25%使百克(咪鲜安)乳油900倍液、50%灭霉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40%多·霉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40%施佳乐悬浮剂10倍液、28%灰霉克可湿性粉剂600倍液、30%大力水悬浮剂900倍液,隔10天左右1次,防治1~2次。


(10)紫叶李性穿孑L病


①分布与为害


紫叶李性穿孔病是紫叶李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也同时为害樱花、桃、碧桃、杏等花木,发生普遍,危害严重。发病后不仅影响植株正常生长和观赏效果,重者还会导致病株死亡。


②症状


初发病时,叶片开始出现水渍状小褐点,然后逐步扩展成直径2厘米左右的紫褐色圆形或多角形病斑,病斑周边有浅黄色晕圈∥后病斑逐渐干枯并脱落成孔状。


③发生规律


致病在枝梢病斑和病芽内越冬。第二年春季染病组织溢出病原,借雨水、气流和昆虫传播侵染。病菌发育温度为5~35℃,适宜温度在25℃左右,连续阴雨天或受蚜虫等昆虫为害严重时,易造成大面积流行。华北地区一般在5月发病,夏季高温高湿为发病高峰期。


④防治方法


合理修剪,使植株通风透光;注意防治蚜虫、介壳虫等刺吸式害虫;加强水肥管理,种植穴内切忌积水,施肥要注意营养平衡,特别注意磷钾肥的施用;春季发芽前喷施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1:1:100等量式波尔多液,消源;发病初期喷施95%灵或15%链霉素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隔10天喷施1次,连喷3~4次,可有效控制住病情。


 
发表评论】【打印新闻】【关闭窗口  
最新栽培技术知识
  · 对银杏树进行整形修剪,可以促进银杏树快速生长发育 [2024/9/13]
  · 移栽之前可以对银杏树进行定干修剪,同时把一些过于繁密的枝 [2024/9/13]
  · 要想种植出一颗健康的银杏树,首先要选择优良的苗木 [2024/8/21]
  · 银杏树的适应能力强,对土壤的要求不高 [2024/7/6]
  · 银杏树的人工授粉是提高银杏产量稳增的关键技术 [2024/6/15]
  · 苗木移植银杏属深根性植物,生长年限很长,人工栽植,地势、 [2024/5/17]
  · 栽前要整地施基肥,栽植入土深度要适当,不能过深和过浅 [2024/4/11]
  · 在北方冬季的时候,通常在树木上缠草绳,在草绳内用旧报纸将 [2024/3/9]
  · 银杏树栽植前要在不影响原来树型的前提下进行简单的定型修剪 [2024/2/21]
  · 将银杏树扶正栽种到坑穴中,在根部覆盖土壤,压紧实一点 [2024/1/13]
  · 银杏树进行种植,可在秋季带叶栽植,也可在春季发芽前种植 [2023/12/15]
  · 银杏的育苗分为播种、分株和嫁接等方法 [2023/11/1]
  · 长寿冠海棠花非常好养,这一点对新手花友很友好,成活率很高 [2023/11/1]
  · 银杏树排水灌水 [2023/10/18]
  · 有机肥主要是作基肥施用银杏树 [2023/10/18]

友情链接 | 新闻中心 | 网站导航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江苏昱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关键字: 江苏昱泉农业 - 北美海棠 - 榉树 - 樱花 - 红叶樱花 - 江苏昱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13-2014 江苏昱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你是第4409707位访客    版权所有江苏昱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 邳州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