榉树,又名大叶榉、血榉、红榉、黄榉、岩郎木等,榆科榉属树种,是国家重点保护的濒危植物之一,属二级保护植物,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榉树病虫灾较少,罕见蝗灾有榉树黑痣病和叶斑病,但损害均没有重大。 榉树病虫害并不多 一, 大袋蛾,大袋蛾的幼虫蚕食叶片,7—9月危害严重,可用90%的敌百虫0.1%溶液喷杀。亦可在冬季或早春人工剪摘虫囊。 二, 斑点病:
是病原引起的。初期叶片出现褐色小斑,周围有紫红色晕圈,斑上可见黑色霉状物。随着气温的上升,有时数个病斑相连,后叶片焦枯脱落。该病原菌生长适宜的温度范围为25℃至30℃,孢子萌发适温18℃至27℃,在温度合适且湿度大的情况下,孢子几小时即可萌发。本地区现已进入雨季,有植株栽植密,通风透光差,株间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高湿、温度适宜的环境,对病菌孢子的萌发和侵入非常有利,且病菌可反复侵染,不加以重视,可能会使病害大发生。
防治方法:可杀得可湿性粉剂1000倍或50%多菌灵1000倍液、大生1000倍液喷雾。 三, 金龟子:防治时应于傍晚或凌晨进行,防治可用辛硫磷或乐斯本喷雾防治。 四, 红蜘蛛:可用敌敌畏10~1500倍液喷杀之,也可用40%乐果1500倍液喷杀。
|